举全家之力,买下破旧学区房,为了投资孩子的未来,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当下的居住质量。老房虽方正,但改造前毫无动线布局可言。厨卫相邻,每次去洗手间都要从厨房绕,因为仅单面采光,家里一半是暗室。
1、玄关
公共空间在“暗室”区域,采光好的一侧留给主卧和儿童房。入户与餐厨相连,设计师在两功能区之间,定制了一个可双面使用的矮柜,一侧作鞋柜,另一侧作厨房空间的补充收纳区。
考虑到“暗室”的采光问题,设计师在玄关顶面自制软膜天花,用区块链灯+亚克力薄膜,模拟自然采光的效果,让空间整体更透亮。玄关的软膜天花,选择区块链灯,可调节三种色温,屋主能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变化。
2、餐厨
从玄关进来,就是开放式餐厨区。因房屋框架结构的缘故,拆除墙体后,发现玄关与餐厨间有根高0.52米的横梁,为破解“横梁压顶”的尴尬,设计师在过渡区做方形拱门美化。
通过调整卫浴间布局,为餐厅争取到一整面嵌入式收纳柜体,冰箱特意找平墙面,无拉手的柜门设计也让空间看起来更整体。
考虑到屋主下厨的机会少,且只有周一到周五住在这边,周末和节假日就会回到原来的大房子,所以这边的厨房仅保留基础使用功能。电陶炉相对来说,油烟会小一点,橱柜下嵌入了洗碗机,饭后能留出完整的亲子时间。吊柜下方加装了手扫感应LED橱柜灯,补充操作台照明。为方便日常打理,橱柜的门板特意选了烤漆玻璃,减少缝隙,避免藏污。
3、客厅
餐厨视角看向客厅,尽头是一张宜家的转角沙发床,有客人来时能展开当床用。公共区因为是无窗“暗室”,整体采用了灯带+筒灯结合的布灯方式,沙发区墙面暗装灯带区域性提亮,筒灯作点状照明,兼顾氛围营造。
除此之外,设计师在儿童房与客厅之间的隔断墙上开了一个拱形玻璃窗,白天能将儿童房的自然光引入室内,晚上玻璃窗能从内部关闭。
4、主卧
设计师将原客厅与主卧调换了,借用一部分入户空间,在卧室入口处新增了一个小小的衣帽间。正对主卧入口的位置设置挂衣区,隔夜衣和临时换下的衣物能随手挂在这边收纳。挂衣区左侧连接衣帽间,右侧是进入卧室的入口。衣帽间内,收纳架可根据收纳需求自行组合,因空间小仅以软帘遮挡,没有使用衣柜灯,而是将LED灯条嵌进墙体中,看起来更有层次感。
主卧以白绿为主调,墨绿色背景墙有助于睡眠氛围的打造,大面积的白让小卧室看起来更透亮。
5、儿童房
临窗区定制2.2米学习桌,方便小朋友学习,也能为妈妈后期陪同学习提供空间。右侧靠窗的位置,利用承重柱做了一个开放式壁龛储物区,能随手放一些小朋友常用的工具书。书桌左侧连接整面大衣柜,搭配黑色窄边拉手,视觉上不会太单调。儿童床是爱格板定制的,床头及床下都预留了储物空间。
床头可开合的玻璃窗连接客厅,主要是给客厅二次采光用的,小朋友睡觉后,从内侧关闭,隔绝客厅灯光,儿童房依旧是一个私密空间。
6、卫浴间
为解决卫生间的“早高峰”,屋主奢侈的在不足50㎡塞下个三区分离卫浴间。卫浴间干区入口做圆拱门,与餐区拱门呼应,也让进入卫浴间有了小小的仪式感。
洗漱区1.4米长的洗漱台可供全家人使用,玻璃折叠门能有效隔离淋浴区的水汽,让两功能区能够完全独立使用。干区墙面整体采用防水漆与水磨石瓷砖拼贴的形式,洗漱台对面就是马桶间,利用墙体结构,在入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嵌入式储物区,左侧供马桶间使用,储存卷纸日用品。右侧开放式壁龛供洗漱台使用,用来收纳洗漱用品,能有效释放台面空间。
马桶间内,壁挂式马桶方便日常打理,后方还装了嵌入式LED灯条让这个小空间也够亮,左侧特意设置开放式储物区,方便收纳垃圾桶和纸品。
不足50㎡的老旧学区房,经改造让人完全忘记了之前逼仄、拥挤的模样,原来住在“老破小”里也能让生活充满期待!